鑫捷科技(Webplus)專精於AI整合、資訊安全、系統與網路建置、虛擬化、大數據分析及軟體開發,提供一站式企業IT解決方案,服務涵蓋從網路連線到端點安全,涵括雲端資訊整合、資料備份、系統備援規劃等,協助臺灣及海外政府機關與中大型企業客戶規劃與整合資訊系統,共創資訊科技新未來。
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GAI)的快速發展,2024年成為軟體工程領域的分水嶺。從開發輔助角色到肩負核心開發工作,GAI的技術能力大幅提升,開始取代部分人類工程師的任務,並促使IT從業人員的角色加速轉型。以下將從GAI技術突破、應用範圍擴展,以及IT職能的未來發展三大面向,解析GAI在企業軟體開發中的革命性影響。
生成式AI技術突破:媲美頂尖軟體開發者
2024年,OpenAI的新一代推理模型 o3 成為GAI能力躍進的代表作。o3不僅在知名程式競賽平臺 Codeforces 中獲得2727分的高分,超越99.9%的參賽者,更在軟體工程測試 SWE-bench Verified 中解決了71.7%的真實開發問題,領先市場上其他同類模型(如Google Gemini 2.0 Flash的51.8%)。這表明,o3在處理Python程式碼的實際應用問題上,已達到甚至超越資深開發者的水準。
此外,GAI模型的演進不僅限於解題能力。在老舊程式碼現代化改造方面,AWS的Q Developer能將Java 8和Java 11自動升級至Java 17版本,有效縮減企業改版成本與時間。這些技術突破讓GAI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可以成為軟體工程中的主角,進一步擴大其應用價值。
從程式碼生成到全流程支援:GAI應用範圍擴展
GAI的應用正快速從程式撰寫擴展到軟體開發全流程。以GitHub Copilot為例,該工具已能支援十多種程式語言的生成,甚至包括老舊語言如COBOL的現代化改造。此外,專為AI輔助設計的新型IDE(如Cursor、Windsurf)也正崛起,提供更高效的AI整合開發環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GAI在測試與部署領域的輔助能力日益強大。例如,AWS Q Developer可以自動生成單元測試,檢測程式碼中的臭蟲或邏輯錯誤,並提供修正建議。此外,GAI還能協助跨平臺遷移,將.NET應用轉換至Linux環境,或實現虛擬機應用的雲端化部署。從開發到測試、重構、部署,GAI已成為企業軟體工程中的全能助手,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
IT角色轉型:成為AI調度專家與專案管理者
GAI的普及不僅改變了軟體工程的實踐方式,也推動IT從業者角色的深刻轉型。在未來,IT人員將不再是「親自編碼的開發黑手」,而是需要具備全局視角,成為善於調度多款AI工具的專案管理者(PM)。這要求IT人員不僅要懂技術,還需掌握AI生成內容的審查與優化能力,並能協調多個AI開發助手共同完成任務。
Gartner在其2024年的新興科技報告中指出,「AI增強軟體工程」是未來2至5年內最具影響力的技術之一。這項技術不僅能顯著提升開發者的專注力與心流體驗,還有助於企業將IT人員角色升級為整合技術與管理能力的核心。2025年,隨著更多企業引入如o3般高效的GAI助手,IT將從傳統的開發支持部門轉型為AI協作的管理中樞。
生成式AI的技術突破與應用範圍擴展,正在顛覆傳統軟體開發流程。從程式撰寫到測試與部署,GAI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並促使IT人員的職能全面升級。未來,企業將進一步依賴GAI提升效率,而IT專業人員則需加速適應AI輔助下的新工作模式,成為擅長調度與整合AI資源的專案管理專家。這場由GAI驅動的軟體工程革命,無疑正在重塑產業的運作模式與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i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