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捷科技(Webplus)專精於AI整合、資訊安全、系統與網路建置、虛擬化、大數據分析及軟體開發,提供一站式企業IT解決方案,服務涵蓋從網路連線到端點安全,涵括雲端資訊整合、資料備份、系統備援規劃等,協助臺灣及海外政府機關與中大型企業客戶規劃與整合資訊系統,共創資訊科技新未來。
資料備份對企業多重要?企業該如何有效進行資料備份?
在現代資訊化社會中,資料已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產。隨著數位轉型的加速,企業面臨的資料安全威脅也日益增加。
2017年,WannaCry勒索病毒爆發,造成了全球企業高達40億美元的損失,這充分顯示了資料保護的重要性。
資料的丟失不僅會導致直接的經濟損失,還會引發生產力下降、品牌聲譽受損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因此,備份資料成為企業防止資料丟失的最佳方法。
備份資料的主要目的是在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迅速恢復運營,將損失降到最低。
作業系統、軟體,甚至硬體都可以被替換,但資料的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
目前,雖然有一些方法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復遭勒索病毒破壞的資料,但這些方法往往成本高昂且效果不穩定。
資料備份如同買保險一樣,是企業保障數據安全的基石。
企業資料備份的基本概念:321原則與RTO/RPO
在部署備份方案之前,企業需要了解兩個重要的備份概念:321備份原則和RTO/RPO指標。
321資料備份原則
321備份原則是備份策略中廣泛認可的最佳實踐。這一原則要求:
- 至少製作三份備份:保證資料有足夠的副本來應對突發情況。
- 將備份分別存放在兩種不同的儲存媒體上:例如,一份放在內部硬碟,另一份放在外接裝置或NAS(網路附加存儲)。
- 至少一份備份放在異地保存:這樣可以避免因同一地點的災難(如火災、地震等)而導致所有備份同時受損。
RTO與RPO
企業在制定備份計畫時,還需要考慮兩個關鍵指標:RTO和RPO。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復時間目標:
- 定義:事故發生後,企業希望在多長時間內恢復正常運營。
- 示例:某公司的ERP系統至關重要,斷線會影響全體員工的業務工作,RTO設定為一小時;而公司的網站主要用於資訊分享,能容忍較長的服務中斷時間,RTO可以設定為一天。
- 考量:較短的RTO需要更高的部署成本,企業需要在服務重要性與成本之間找到平衡。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恢復點目標:
- 定義:事故發生時,企業能接受的最大資料損失時間。
- 示例:公司每天晚上九點進行備份,若某日下午三點發生事故,資料只能恢復到前一天晚上九點的狀態,這之間的資料便是遺失部分。
- 考量:較短的RPO雖然能減少資料損失,但會增加備份的頻率和成本。
- 這兩個指標幫助企業在規劃備份方案時,根據不同業務的重要性和資料更新頻率,制定合理的備份策略。
常見資料備用方法:地端備份與雲端備份
在當今數據驅動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需要確保其關鍵資料不僅得到妥善保護,還能在災難發生後迅速恢復運營。
兩種主要的資料備份方法是地端備份和雲端備份,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企業可以根據其特定需求和資源來選擇或結合使用。
地端備份
地端備份指的是將資料備份存儲在企業內部的伺服器、硬碟或其他物理存儲設備上。這種方法的主要優點包括:
- 即時性和控制性:企業對備份資料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並且備份和恢復操作可以快速進行,因為所有資料都存儲在本地。
- 無需依賴外部供應商:企業可以自主管理和保護其資料,無需擔心外部供應商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地端備份也存在一些缺點:
- 自然災害風險:地震、火災或洪水等自然災害可能會摧毀所有位於同一地點的備份資料,導致無法恢復。
- 盜竊和人為損壞:機房遭竊或人為破壞可能會對備份資料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 管理成本高:維護備份設備和設施需要專業知識和資金投入,且隨著資料量增長,需要不斷購買新的硬體。
雲端備份
雲端備份則是將資料備份到遠端的雲端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上。
雲端備份的主要優點包括:
- 高安全性:雲端備份避免了實體裝置的損壞風險,如火災、地震等。雲端服務提供商通常實施嚴格的安全措施,包括資料加密和伺服器虛擬化。
- 自動化和便利性:雲端備份通常自動進行,只要設備連上網際網路,資料就會自動同步到雲端,減少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 可擴展性:雲端備份空間可以按需擴展,企業無需擔心硬體資源不足問題。
- 成本效益:企業無需投資和維運實體硬體,大幅降低了建置和管理成本。
然而,雲端備份也有一些挑戰:
- 網路頻寬限制:資料備份和恢復需要依賴網際網路連接,頻寬限制可能影響備份速度。
- 網路攻擊風險:雲端服務也可能受到網路攻擊的影響,儘管大多數雲端提供商有嚴格的安全措施,但風險依然存在。
- 依賴外部供應商:企業必須信任雲端服務提供商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並依賴其提供的服務。
如何選擇對企業最適合的資料備份方法?
在選擇資料備份方法時,企業應考慮以下因素以確保最佳的安全和效率:
- 資料重要性和敏感性:評估哪些資料對業務至關重要,以及這些資料的敏感性程度。
- 恢復時間目標(RTO)和恢復點目標(RPO):設定恢復資料所需的時間和資料丟失的容忍度。ERP等關鍵系統通常需要較短的RTO,而一般資料可能有較長的RPO。
- 預算和資源:考慮企業能夠投入的財務和人力資源,地端備份需要更多的硬體投資,而雲端備份則以較低的月租費模式提供。
- 混合備份策略:結合地端和雲端備份,根據不同資料的需求和重要性選擇最適合的備份方式。
選擇適當的資料備份方法可以確保企業在面對災難或資料丟失時能夠快速恢復,並確保業務的持續運作。
鑫捷科技作為領先的資訊技術服務提供商,致力於幫助企業滿足其資料備份的需求。
我們結合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打造可靠、高效的資料備份保護策略。
無論您面臨何種挑戰,鑫捷科技都樂意成為您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共同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並實現更大的成功!